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共同发展愿景,2023年4月28日,主题为“践行新课标,赋能新成长”的江苏省“句溧高”跨市校际联盟学校专题教研活动在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孟纪军校长,溧水区状元坊小学章勇校长、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张雾东副主任、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小辉老师、语文教研员叶红老师、英语教研员刘兵花老师、桠溪中心小学陈瑞基书记,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溧水区状元坊小学、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三校领导及相关学科教师全程参加活动。
语文会场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周燕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态自然,通过研学之问、研学之旅、研学之思等环节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
溧水区状元坊小学朱成宇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朱老师紧紧围绕课文阅读要求,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表达区别。
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兰冰倩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兰老师亲和力十足,引导学生在思辨中交流。整节课“热”?不“闹”,学?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提升朗读能?和阅读理解能?。
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张雾东副主任结合三节课的课堂教学,围绕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紧扣教材,整体把握单元要素,聚焦文本的关联度并与课后思考练习结合起来。
江苏省特级教师孟纪军校长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孟特指出教师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鼓励“研学”和“让学”,既要关注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学,并结合课例从课堂情境、主题、任务、合作、汇报、评价六要素向老师讲述新课标实施是一次育人观念和教育行为改变的契机,只有紧紧把握,方能真正做真教育。

数学会场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邢丹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邢老师通过复习、再现、创新、联想等方式,突破难点教学。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数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本质。
溧水区状元坊小学徐凌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徐老师从生活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入新知,教学环节流畅,贴近生活。数学活动路径清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高玉飞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高老师在课堂中不仅教授数学规律本质,更是引导学生如何推导、解释定律。整节课张弛有度,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
随后,三位执教老师分别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主线。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研讨,分享自己的心得。
最后,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小辉主任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吴特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三节课都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活动的路径”。

英语会场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陈璐老师执教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陈老师基于课文带领学生从time、food、activity学习传统节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获取文本信息,并深入探究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
溧水区状元坊小学江欢老师执教三下Unit 7 On the farm。许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课堂充满活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许老师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对话,注重思维品质培养。
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张慧老师执教六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张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整节课以四种信息获取方式为主线,循循善诱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充分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
课后三位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简要分享。听课的老师们也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最后,英语教研员刘兵花老师做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注重整体性原则,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结构化的认知,要深入挖掘文本主题意义,搭建单元主题框架图,贯彻学科育人理念,引导孩子们乐学、善学。

科学会场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杨莹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塑料》。杨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探究活动,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
溧水区状元坊小学李谦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李老师创新设计实验活动,选材新颖,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
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黄永华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黄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活动最后,桠溪中心小学陈瑞基书记对三位老师的执教做点评。陈书记肯定了三位老师今天精彩的课堂表现,并带领参加活动的老师共同探讨了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方能致远。校际联盟式教研活动搭建了学校之间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带动联盟校间全方位互动,促进优势互补、经验共享,推动各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融合。相信全体教师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教研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教学火花,凝聚新的教育智慧,共同书写教研共同体的教育奋进之书。
(撰稿:陈璐 审核:赵红阳 签发:陈梅)